|   学校主页

首页 | 专题活动 | 区域音乐与舞蹈文化研究中心


区域音乐与舞蹈文化研究中心

中心喜获两项国家级基金项目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表时间:2017-07-12
  • 浏览量:

近日,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获两项国家基金项目。中心副主任肖艳平博士的《赣闽台客家礼俗音乐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获批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心研究员刘斌副教授的《赣南采茶戏艺术人才培养》获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资助,立项经费110万元。

《赣闽台客家礼俗音乐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本课题立足于中原汉人至南方聚居地后的再迁徙轨迹,选取赣、闽、台三个区域的客家礼俗音乐作为切入点,关注乐种在礼俗传播中的传承与变迁,通过不同区域相同类型的礼俗音乐分析,探寻作为宏观意义上的客家礼俗音乐的共性与作为区域性礼俗音乐的个性特征。通过比较赣闽台三地的礼俗音乐,探寻客家族群共同坚守的音乐文化“觅母”,并从族群历史、文化层面对客家人坚守的文化因子进行理论探求,探索它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赣南采茶戏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紧扣地方特色,以传承发展赣南采茶戏艺术为目标,为地方戏剧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优秀艺术人才及后备资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该项目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出发。实践上,旨在发展赣南采茶戏传承技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理论层面,在实践基础上得到理论提升,并从理论层面对采茶戏人才培养做出具体指导。该项目将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以采茶戏表演调研为主要工作内容,对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及环境做有效评估,并对遗落于民间的传统技艺进行采集与学习。

项目负责人简介:

肖艳平,艺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艺术学博士学位(音乐文化人类学方向,导师:张振涛研究员)。现任教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赣南师范大学区域音乐与舞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中国节日志·春节》(江西卷)、《江西客家志》(负责音乐舞蹈部分)的编撰工作。在《中国音乐学》《大音》《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民俗研究》《中国戏剧》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音乐周报》《广播歌选》等报刊发表作品30余部。

刘斌,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承担舞蹈学专业本科和民间舞蹈文化及舞蹈教育研究方向的舞蹈理论和技术实践等课程;近年来,合计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9篇,其中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国家重点核心期刊论文发表13篇;主持完成省级各类科研课题3项,在研2项;独立承担的《新时期如何创作更加优秀的赣南采茶舞蹈作品》研究项目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第十四次优秀科研成功奖;主持承担音乐学院十二五重大科研研究项目《赣南采茶舞蹈文化及传承研究》;指导舞蹈作品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优秀园丁奖”1项;教学成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精品战略,建设高水平赣南采茶舞蹈教学基地》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